中国式教育≠“虎妈”教育_教育点评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教育点评 > 中国式教育≠“虎妈”教育

中国式教育≠“虎妈”教育

“虎妈”的那些“铁律”,相当多一部分在很多中国家长看来也是不能接受的。“虎妈”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妈妈”,“虎妈教学模式”也远不能和“中国式教学模式”画等号。

“虎妈教子”引发的争议,事实上只是个新闻事件,但当这个新闻事件传到中国,一些教育家和家长却认真地把它延伸成为“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之争。而争议的参与者也未必能够客观地区分这两种教育理念,所以争论下去,教育概念反而越来越模糊。

虎妈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妈妈

讨论“虎妈”这个问题必须回归到家庭教育的功能和成效上,专家认为中国的家庭教育是:

1. 完成学业总是第一位的。

2. 考试中的“A-”是不合格的。

3. 获得奖牌,而且必须是金牌。

4. 绝不能在公共场合夸奖孩子。

5. 必须要在数学上比同班同学领先两个学年。

6. 父母惟一允许孩子参加的课外活动,是那些他们能赢得奖牌的项目。

7. 如果孩子与老师或教练发生冲突,做家长的必须坚定地站在老师或教练一边。

除了第一点,其他都是现代一部分急功近利的家长采用的做法,并不代表中国家长。至于她坚持家长的绝对权威,早就缺乏社会的支持。硬着来,对于一般家庭,结果只能是培养出一个没有个性、综合素质低、知识贫乏、缺乏工作能力的孩子。毁了孩子的一生幸福,也损害了国家的发展。

从亲子教育的角度来看,主张家庭教育:

第一,从孩子诞生开始,从孩子的生理和大脑的发育成长到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都是父母的责任,要保证孩子在入学时具有一定的成熟度,能够正常地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第二,已婚青年必须接受教育,能够很好地定位自己,有良好的人生规划,能够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质和成长规律,他才能生儿育女,当一个称职的家长。

第三,父母教育子女的同时,本身也在成长。所以,“与孩子共同成长”才是今天我们所要推动的家庭教育。

“棍棒教育”无知,“赏识教育”过度也不好

有不少人认为西方国家采取的是“赏识教育”,而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棍棒教育”。其实,这样解释西方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是一种误解,是对西方教育及中国传统教育的不了解。“棍棒教育”存在于无知而自以为是的家长,不一定只存在于中国。而“赏识教育”是近现代西方智障儿童教育,有人把它当做正常人的教育来推广,是不合适的。过度地使用赏识教育,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滋长骄傲情绪,从而变得盲目自信。

对于家庭教育孰优孰劣,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因此教育方式也不可以完全复制,正如教育学者熊丙奇所言:“家庭教育的个性比学校的办学个性更重要。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不同家庭可以采取适合其孩子的教育模式,不可简单地拷贝其他家庭的做法。”

查字典小学网陆续为您分享父母育儿经!

点击显示

上一篇:如何让小学生热爱阅读?

下一篇: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该怎么办?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中国式教育≠“虎妈”教育”其他教案

热门教育点评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