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牵动人心 教育公平首先要教育均衡_教育点评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教育点评 > 教育改革牵动人心 教育公平首先要教育均衡

教育改革牵动人心 教育公平首先要教育均衡

【对话背景】

教育改革牵动人心。在这一重要领域的改革中,公平无疑是一个基础性话题。理念上的教育公平如何对接实践中的教育均衡?普遍性的教育公平如何在具体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落到实处?教育公平的实现中政府和社会如何形成合力?我们请到刚刚卸任的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共话教育均衡问题。

“教育公平具有现实针对性,这包括了起始性公平、过程性公平、结果性公平。”

“在发展理念上要‘有教无类’,民办公办一视同仁,促进二者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是基础

本报评论部:我们国家在学人口超过2亿,可以说是在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但有人认为,教育公平只是一个理念,难以落到实处。自2008年起,您担任云南省教育的“当家人”4年多时间,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说法?

罗崇敏:现代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公平,以人为本。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我们基层的履职者也在全力推进教育公平。我认为教育公平具有现实针对性,这包括了起始性公平、过程性公平、结果性公平。

以云南为例,我们今后10年教育发展改革的目标,即“三个共同目标”:使云南教育与全国教育共同发展,使云南的孩子与全国孩子共同成长,使云南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享受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教育公平。

要推进教育公平,首先要扩大总量、调整结构,这样能让更多孩子有公平的基本教育机会。其次是要加强学校现代管理,提高教育资源质量,缓解因为质量不均衡而产生的择校等问题。

本报评论部:中国国情复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教育方面的政策,也不太一样。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方面,有什么难处,又有什么经验?

罗崇敏: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2011年我们在教育上的投入是624亿元。这数字不小,相当于我们5块钱中就有1块多投在教育领域。中央对云南的教育也很支持。不过,云南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要说难,就难在即便中央和省里对云南教育的支持很大,但钱还是不够。

另外一个难点,是我们“点多、面广、战线长”,现在还有几千个市以下的办学点,做到“公平”的难度很大。有什么破解之道呢?我们的一个办法是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通过科学分析、合理规划来收缩校点。这几年撤销了324所中小学,另外撤了8000多个市以下的点。先建后拆,拆了以后还要加强管理。我们努力建设寄宿制学校,西方发达国家在寄宿制学校学习的学生是“贵族”,在云南却是贫困地区、落后地区、农村的孩子上寄宿制学校。另外就是,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我们要用信息化的手段整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国际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

不能把民办学校工具化

本报评论部:如果说教育公平是一种价值目标,那么,要在现实中尽可能地接近公平,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罗崇敏:实现教育公平,前提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现在,我们的教育均衡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等等。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还得从根本上努力。从云南的实践来看,我觉得有几点比较重要。

首先是要把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这是教育均衡的基础和关键。云南省和教育部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把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重点任务落实下去。

其次是调整教育投资结构。要把教育投资重点放在农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增加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总量。同时,在有条件的城市地区,还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间教育,包括民办幼儿、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通过调整民办和公办的教育资源结构,调整教育资源的投资结构。

第三是进一步健全资助教育。包括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资助体系、生活补助资助体系,还有困难补助体系建设。去年云南投资了157亿元,使700多万学生得到了资助。

点击显示

上一篇:小学奥数是否叫停再引热议 挂钩择校成问题根本

下一篇:【冬至来历】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教育改革牵动人心 教育公平首先要教育均衡”其他教案

热门教育点评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