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不打小孩日”:孩子顽皮不打怎么办?_专家指导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升初 > 专家指导 > “国际不打小孩日”:孩子顽皮不打怎么办?

“国际不打小孩日”:孩子顽皮不打怎么办?

国际不打小孩日今天很火,因为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也叫“无巴掌日”或“拒绝体罚日”。国际不打小孩日不让打小孩,那小孩子顽皮不打他该如何教育他?

29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市民,对于“国际不打小孩日”,他们均表示没有听说过,但对于节日的含义很好奇。

据了解,这个特殊的节日是由美国民间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的。节日的口号是:“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其实,单看字面上的意思我们也能理解,这个节日与孩子的教育有关,旨在倡导温和教育,让孩子远离体罚。

80后强烈要求与国际接轨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在80后的回忆里,巴掌挨得有点多。其中男孩子小时候挨巴掌是常事,女孩子挨巴掌的则很少。而多为独生子女的90后和00后们,则鲜有挨打的经历。他们觉得,挨巴掌“那得是犯了多大的错”。

在很多80后男孩印象中,挨巴掌大多与不好好学习或者调皮有关,在他们看来那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因为,当时他们挨打的情景,可能是父母在后面追着打,自己在前面躲躲闪闪地跑。虽然最后难免一顿胖揍,但如今回想起来,也是一种美好回忆。

“爸妈、老师说这个邻居家的孩子考了一百分,那个邻居家的孩子考了第一名,老说我成绩不好。我就不服气,就顶嘴,最后巴掌就落在我身上了。”85后男孩张硕告诉记者,小时候不知道疼,父母也不会真打。

“谁愿意挨打啊,都有‘国际不打小孩日’了,咱们在这个上面也该和国际接接轨了吧。”张硕说,目前,他开办的商丘“天天向上”教育辅导机构,服务对象多是小学生或初中生,在教育实践中,耐心引导,孩子们还是愿意改掉一些坏习惯的。

传统pk国际都有可取之处

记者采访几位70后父母发现,与80后、90后、00后比起来,他们对“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传统教育方法的理解要更深刻一些。

“我小时候也挨过打,我觉得这太正常了。我也打过孩子,但很少,一般只是在再三解释仍不听话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最严重的惩罚方式。”就职于商丘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70后周老师认为,但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应选择性的传承。

“‘国际不打小孩日’是引导家长多对孩子采用温和教育,但作为孩子的父亲,我觉得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有可取之处,不应完全抛弃。”在周老师看来,家长眼中孩子需要改正的习惯或者行为,是有社会原因的,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打了之。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巴掌打在孩子屁股上的情况应作为一种最严厉惩罚的表现,出现得越少越好,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周老师说:“比如说,冬天孩子闹着吃冰糕,再三解释还闹着吃,那就需要启动严惩手段。打屁股也是告诉孩子,这个错误很严重,需要马上改正,而且不许再次出现。”

心理学专家建议:挫折教育有必要

“‘世界不打小孩日’其实是在倡导一种科学教育孩子的理念。但一味采用温和方式教育孩子未必都好,挫折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适当的体罚就是一种挫折教育。”商丘市心理咨询协会会长孙萍在接受东方今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适当体罚孩子不是不可以,但家长需要讲究方法。

过于包容的温和教育,可能使孩子对这个爱的环境产生依赖,以后走上社会可能会抱怨社会不包容她、单位同事不包容她,从而出现隔三差五跳槽的情况。孙萍表示:“适当的挫折教育,对孩子的人生道路非常有帮助。”

“适当体罚是需要有前提的,比如说制定家规。明确告诉孩子,触犯规则就要受到严厉处罚。”孙萍说,这个过程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做错事就愿赌服输。

家长一定要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和心理学规则,请不要再把爱孩子当做简单、粗暴的借口,那样的话会造成孩子的不自信、心理阴暗等。孙萍表示,特别是在动手教育孩子时,一定要严格把控自己的情绪,切莫将自己的工作压力等带到对孩子的教育中。

查看全部

上一篇:家长课堂:做到六个字你就是称职的小学家长

下一篇: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学习?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国际不打小孩日”:孩子顽皮不打怎么办?”其他教案

热门专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