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教案设计_综合辅导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综合辅导 > 《比例的意义》教案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案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案设计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升国旗的片段,画面最后定格在国旗上。

学生谈对国旗的认识。

教师利用课件介绍国旗及国旗通用的五种规格。

师引入:国旗里面蕴藏着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国旗入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尝试小研究:

国旗的规格

(1)长288厘米,宽192厘米 (2)长240厘米,宽160厘米

(3)长192厘米,宽128厘米 (4)长144厘米,宽96厘米

(5)长96厘米,宽64厘米

我能写出国旗长与宽(或宽与长)的比,并计算比值。(任选两种规格)

①( ):( )= __________ ,比值=__________

②( ):( )= __________ ,比值=__________

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比例的意义是以比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的,通过复习比的有关知识,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的回忆,唤醒学生学习比例意义的知识储备。)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生交流汇报。(展台展示3—5名学生的尝试小研究)

师提问:观察这两个比的式子,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把两个比用等号连接)。

相等的两个比用“=”连接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数学上,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课题)

2、初步认识比例。

师:到底什么是比例呢?你能根据刚刚的发现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3、深入感知比例。

师根据学生的概括、归纳,相机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自由读,齐读。

师:比例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学生交流。

师介绍比例的分数形式并板书。

4、理解应用比例。

课件再次出示国旗的五种规格。

师:从上面的信息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学生可以小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让学生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5、比较:比和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例如: 由( )个数字组成,是一个( ),

表示( )。

比例

例如: 由( )个数字组成,是一个( ),表示 ( )。

(设计意图:通过比和比例的对比分析,从数字个数、形式、意义等不同角度对两个概念进行沟通与联系,让学生感受知识间的“链接”关系。)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7=25:( ) 3:9=15:( ) 34 =6()

2、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7:3和21:9 (2)8:6和16 : 34 (3)310 :14 和625 :15

3、拓展练习。

(1)写出比值是7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2)写出比值是1.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掌握正确组成比例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五、盘点收获,总结提升

说一说,“比例”的学习带给你怎样的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问?还想知道什么?回忆一下,你是从什么知识入手学会的?这些知识又能给你学习数学提供什么?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144:96=32 96:64=32

144:96=96:64

或 14496 =9664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点击显示

上一篇:赶紧收藏:小学语文阅读抓分题大全

下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教案设计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比例的意义》教案设计”其他教案

热门综合辅导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