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导学案_综合辅导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综合辅导 > 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导学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鸽巢原理,掌握先“平均分”,再调整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

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出示一副扑克牌。

教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取出大王和小王,还剩下52张牌,下面请5位同学上来,每人随意抽一张,不管怎么抽,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同学们相信吗?

5位同学上台,抽牌,亮牌,统计。

教师:这类问题在数学上称为鸽巢问题(板书)。因为52张扑克牌数量较大,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先来研究几个数量较小的同类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师:把4支铅笔放到3个铅笔盒里,有哪些放法?请小组合作动手试一试。

师:谁来说一说结果?(课件出示)

师:通过动手操作,列举出所有分法之后得出的结论,称为“枚举法”教师:你能用更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就能得到这个结论吗?通过这样摆放你有什么发现?

师: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支铅笔,最多放3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我把这种方法称为“假设法”。(课件出示)

(2)师:(课件出示)同学们,想一想把7支铅笔放到6个铅笔盒里呢?把10支铅笔放到9个铅笔盒里呢?……你发现了什么?

师总结:只要放的笔数比铅笔盒的数量多1,不论怎么放,总有一个铅笔盒里至少放进2支笔。

(3)教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揭示本节课开头的魔术的结果,你能来说一说这个魔术的道理吗?引导学生分析“如果4人选中了4种不同的花色,剩下的1人不管选那种花色,总会和其他4人里的一人相同。总有一种花色,至少有2人选”。

(4)练习教材第68页“做一做”第1题(课件出示)。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2.教学例2。(1)课件出示例2。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引导学生得出仿照例1“平均分”的方法得出“如果每个抽屉放2本,剩下1本不管放在哪个抽屉里,都会变成3本,所以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2)教师:如果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会出现怎样的结论呢?10本呢?11本呢?16本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7÷3=2……1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

8÷3=2……2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10÷3=3……1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

11÷3=3……2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

16÷3=5……1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6本。

教师:观察上述算式和结论,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数÷抽屉数=商数……余数”“至少数=商数+1”。

(三)巩固练习

1.11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3只鸽子。为什么?

2.5个人坐4把椅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我们学会了简单的鸽巢问题。

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分析,也可以用除法的意义来解答。

(五)课后作业

第71页练习十三,第2题,第三题。

 

点击显示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复习知识点北师大版

下一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房间》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导学案”其他教案

热门综合辅导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