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读国学名著:《孔子家语》_综合辅导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综合辅导 > 小学必读国学名著:《孔子家语》

小学必读国学名著:《孔子家语》

摘要:作为小学必读国学名著:《孔子家语》相关知识,你了解多少呢?本文是查字典小学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孔子家语》一书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门人所撰,其书早佚。唐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语。颜师古所云今本《孔子家语》,乃三国时魏王肃收集并撰写的十卷本。王肃,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遍注儒家经典,是郑玄之后著名的经学大师。他主张微言大意,综合治经,反对郑玄不谈内容的文字训诂学派。王肃杂取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逸事,又取《论语》、《左传》、《国语》、《荀子》、《小戴礼》、《大戴礼》、《礼记》、《说苑》等书中关于婚姻、丧葬、郊禘、庙祧等制度与郑玄所论之不同处,综合成篇,借孔子之名加以阐发,假托古人以自重,用来驳难郑学。

对《孔子家语》,历来颇多争议。宋王柏《家语考》、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范家相《家语证伪》、孙志祖《家语疏证》均认为该书是伪书。宋朱熹《朱子语录》、清陈士珂和钱馥的《孔子家语疏证》序跋,黄震《黄氏日抄》等则对伪书说持有异议。晚近以来,学界疑古之风盛行,《家语》乃王肃伪作的观点几成定论。然而一千多年来,该书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曾客观地评论其价值说:其书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家语》相近。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儒家者言》相应的简牍,内容同样和《家语》有关。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今本《孔子家语》是有来历的,早在西汉即已有原型存在和流传,并非伪书,更不能直接说成是王肃所撰著。它陆续成于孔安国以及与王肃同时的孔猛等孔氏学者之手,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编纂、改动、增补过程,是孔氏家学的产物。应当承认它在有关孔子和孔门弟子及古代儒家思想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孔子家语》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生动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儒家学派(主要是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这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其次,由于王肃收集在书中的内容大都具有较强的叙事情,也就是说大多是有关孔子的逸闻趣事,所以,此书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首先,此书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我们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面目的重要依据。第三,书中的许多故事和孔子的许多充满哲理的语言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孔子家语》,或称《家语》,今本10卷44篇,《孔子家语》版本较多,主要有李氏重刻汲古阁本、贵池刘世珩玉海堂覆宋蜀大字本,坊间石印影写北宋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间黄鲁曾覆宋本为其中较好的版本。今有中华书局1995版。

第十二弟子行

【原文】

卫将军文子[1]问于子贡[2]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子贡对以不知。

文子曰:以吾子常与学,贤者也,不知何谓?

子贡对曰:贤人无妄,知贤即难。故君子之言曰:智莫难于知人。是以难对也。

文子曰:若夫知贤,莫不难。今吾子亲游焉,是以敢问。

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3],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4],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文子曰:吾子所及者,请问其行。

子贡对曰: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夫称言不苟,是颜回[5]之行也。孔子说之以《诗》曰:媚兹一人,应侯慎德。永言孝思,孝思惟则。[6]若逢有德之君,世受显命,不失厥[7]名。以御于天子,则王者之相也

在贫如客,使其臣如借。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是冉雍[8]之行也。孔子论其材曰:有土之君子也,有众使也,有刑用也,然后称怒焉。匹夫之怒,唯以亡其身。孔子告之以《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不畏强御,不侮矜寡,其言循性,其都以富,材任治戎,是仲由[10]之行也。孔子和之以文,说之以《诗》曰受小拱大拱,而为下国骏庞[11],荷天子之龙。不憨不悚,敷奏其勇。强乎武哉,文不胜其质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12]之行也。孔子因而语之曰:好学则智,恤孤则惠,恭则近礼,勤则有继。尧舜笃恭以王天下。其称之也,曰宜为国老

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傧相两君之事,笃雅有节,是公西赤[13]之行也。子曰:礼经三百,可勉能也;威仪三千,则难也。公西赤问曰:何谓也?子曰:貌以傧礼,礼以傧辞,是谓难焉。众人闻之,以为成也。孔子语人曰:当宾客之事,则达矣。谓门人曰:二三子之欲学宾客之礼者,其于赤也

满而不盈,实而如虚,过之如不及,先王难之。博无不学,其貌恭,其德敦;其言于人也,无所不信;其桥大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寿[14],是曾参[15]之行也。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称之

美功不伐,贵位不善,不侮不佚,不傲无告,是颛孙师[16]之行也。孔子言之曰:其不伐,则犹可能也;其不弊百姓,则仁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17]夫子以其仁为大

学之深,送迎必敬,上交下接著截焉,是卜商[18]之行也。孔子说之以《诗》曰:式夷式已,无小人殆。[19]若商也,其可谓不险矣

贵之不喜,贱之不怒;苟利于民矣,廉于行己;其事上也,以佑其下,是澹台灭明[20]之行也。孔子曰:独贵独富,君子耻之,夫也中之矣

先成其虑,及事而用之,故动则不妄,是言偃[21]之行也。孔子曰:欲能则学,欲知则问,欲善则详,欲给则豫[22]。当是而行,偃也得之矣

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23],是宫绍[24]之行也。孔子信其能仁,以为异士

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履。往来过之,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未尝见齿。是高柴[25]之行也。孔子曰:柴于亲丧,则难能也;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成汤[26]恭而以恕,是以日隋。凡此诸子,赐之所亲睹者也。吾子有命而讯赐,固不足以知贤。

文子曰: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乃百姓归之。若吾子之论,既富茂矣,壹诸侯之相也。抑世未有明君,所以不遇也。

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27]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28],以所见者对矣。未知中否,请以告。

孔子曰:言之乎?子贡以其辞状告孔子。子闻而笑曰:赐,汝次焉人矣。[29]子贡对曰:赐也何敢知人,此以赐之所睹也。孔子曰:然。吾亦语汝耳之所未闻,目之所未见者,岂思之所不至,智之所未及哉?子贡曰:赐愿得闻之。

孔子曰:不克不忌[30],不念旧怨,盖伯夷、叔齐[31]之行也;思天而敬人,服义而行信,孝于父母,恭于兄弟,从善而教不道,盖赵文子[32]之行也;其事君也,不敢爱其死,然亦不敢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君陈[33]则进而用之,不陈则行而退。盖随武子[34]之行也;其为人之渊源[35]也,多闻而难诞,内植足以没其世。国家有道,其言足以治;无道,其默足以生。盖铜鞮伯华[36]之行也;外宽而内正,自极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蘧伯玉[37]之行也;孝恭慈仁,允德图义[38],约货去怨,轻财不匮。盖柳下惠之行也;其言曰:君虽不量于其身,臣不可以不忠于其君。是故君择臣而任之,臣亦择君而事之。有道顺命,无道衡命。盖晏平仲之行也;蹈忠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国无道,处贱不闷,贫而能乐。盖老莱子[39]之行也;易行以俟天命,居下不援其上。其亲观于四方也,不忘其亲,不尽其乐。以不能则学,不为己终身之忧。盖介子山[40]之行也。

子贡曰:敢问夫子之所知者,盖尽于此而已乎?

孔子曰:何谓其然?亦略举耳目之所及而矣。昔晋平公问祁奚曰:羊舌大夫[41],晋之良大夫也,其行如何?祁奚辞以不知。公曰:吾闻子少长乎其所,今子掩之,何也?祁奚对曰:其少也恭而顺,心有耻而不使其过宿;其为大夫,悉善而谦其端;其为舆尉也,信而好直其功。至于其为容也,温良而好礼,博闻而时出其志。公曰:曩者问子,子奚曰不知也?祁奚曰:每位改变,未知所止,是以不敢得知也。此又羊舌大夫之行也。

子贡跪曰:请退而记之。

小学必读国学名著:《孔子家语》的内容就为大家整理完了,希望你会喜欢!

点击显示

上一篇:小学生国学常识:老子生死时间略考

下一篇:2015年小学生国学知识积累:颜氏家训原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必读国学名著:《孔子家语》”其他教案

热门综合辅导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