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年、月、日》重难点突破 _综合辅导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综合辅导 > 小学《年、月、日》重难点突破

小学《年、月、日》重难点突破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难点是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一、认识年、月、日及其之间的关系

突破建议:

说说自己生活中特别的日期,如生日、节日、纪念日等等,激活生活经验,总体感知年、月、日,激发学习兴趣。

认真观察一份年历,了解年、月、日的含义及其关系。如:这是一份哪一年的年历,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差不多,大约都是30天,再数出每个月的具体天数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归纳出大月、小月。

介绍利用拳头和歌诀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二、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

突破建议:

提供2001~2012年二月份的月历,按年份将每个二月的天数记录下来。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2月的天数并不都是一样的,有的28天,有的29天,而且都是连续的三年二月是28天,后面一年二月就是29年,即4年一变化。)

年份二月天数年份二月天数年份二月天数

200120052009

200220062010

200320072011

200420082012

教师说明2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年份是闰年,四年一变化。给出几个年份,如:1996、1980,算一算它是闰年还是平年。

简单介绍平年、闰年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600年是闰年,而1800年则不是。你能举出整百年份是闰年的年份吗?

三、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突破建议:

1.观察时针转动,一天有24时,时针转动2圈。

2.呈现一个有内、外两圈刻度的钟面,将时针一天表示各个时刻对比呈现,帮助学生理解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3.将一天的24时以时间轴的方式呈现,直观呈现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

4.教学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相转化。

四、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突破建议:

经过的时间是一个时间段,可以借助数轴的几何直观图帮助理解,将抽象的时刻与直线上的点对应起来,并将“经过时间”与两点间的距离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思考,降低难度。再利用“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的等量关系得到。

呈现问题情境:小明早上8时到校,中午在校就餐,下午4时离校。小明一天的在校时间有多长?

用时间轴表示出信息。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方法一:在钟面上直接数出来。

方法二: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4+4=8(时)。

方法三:下午4时=16时,16-8=8(时)。

归纳: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点击显示

上一篇: 怎样区别“一”“不”的正确读音?

下一篇:小学玩“微课”,助力高效课堂建设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年、月、日》重难点突破 ”其他教案

热门综合辅导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