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比拼暑假游:昂贵却无奈的自我安慰_小学资讯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小学资讯 > 家长比拼暑假游:昂贵却无奈的自我安慰

家长比拼暑假游:昂贵却无奈的自我安慰

时值暑假中段,家长比拼暑假游,连日来,一篇题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们的朋友圈热传。在这篇热文中,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陈述了自己的情况:月薪三万元出头,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家里大头支出由老公搞定,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了。

这位职场上颇为成功的女性,列举了女儿整个暑假所需的35000元花费。其中,为期10天的美国游学费用就高达20000元,属于绝对意义上的大头。而据媒体调查,在一二线城市的名牌小学或青少年活动中心,针对中小学生的暑期游学团近几年呈现越来越火爆的趋势。例如,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数据就显示,2013年该中心出国游学报名人数为204人,今年已经超过400人,仅5年就翻了一番。

在2014年中国出境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之后,出国业已成为一种日常现象。对于大城市的很多家庭来说,出国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不过,相对而言,花费数万元供给孩子出国游学十天半个月,总体上还是显得比较奢侈。至少对于一般中等家庭来说,要拿出几万元钱对付孩子的暑期出国游,经济压力可谓不小。

当然,说起出国游,孩子走出国门,去看看世界,很难说这有什么不好。例如,一些孩子由此获得了更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又如孩子在游学中增长了见识。过去仅仅在书本或电子媒体上看到的建筑、景点,如今身临其境,对于开阔孩子的视野,甚至刺激他对某些方面的兴趣,兴许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但问题在于,在竞争意识泛滥的今天,许多家长或主动或被动地冲进暑期出国游的攀比洪流中,目的已经无法完全聚焦在教育上。对于家长群体来说,他们面临的是一个并不算友好的氛围,谁家的孩子出国游了,谁家孩子外语口语很溜,谁家的孩子知识面特别广,身边总不缺乏类似“负面信息”。这类信息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最终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形象。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在两个月的档期里,面对火爆异常的暑期出国游,很多家长根本无法保持淡定。

因为主流的观点认为,只有跟上最前面的队伍,孩子的综合素质才不会落后,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中才不会败下阵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孩子的比拼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艺术特长、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所以,仅仅购买学区房、报读辅导班还不够,像暑期出国游这样的活动正从选修变成必修。

孩子在未来竞争中失利,导致阶层滑落,这样的担忧一直隐藏在很多家长的内心。所以,只有跟上社会潮流,甚至位居潮流的前端,教育上尽全部努力投入,才能确保孩子不落伍,这些在职场颇为焦虑的家长才能获得一些安慰。

大部分家长都属于时间意义上的穷人和金钱意义上的一般人,他们所陷入的是这样一个误区:通过拼命工作来获得更多的收入,以便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机会,但收入增加的幅度总是低于市场中教育投资的增长幅度,于是不断陷入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是,父母既没有与孩子的沟通能力,又缺乏引导或陪伴孩子的时间,咬牙付一笔游学费用,反倒成了相对简单的做法。不过,家长群体中的上述主流判断却很可能遭遇徒劳的结局,或者说相对于巨大的付出,他们可预见的收获可能极少。

父母当然不能代替专业化的教育,包括出国游。许多掏出几万元支付孩子出国游的家长其实也明白,自己并不能对如此巨额的投入抱以多大的期待。这些家长没有时间,也未必有能力,但又需要照顾孩子尤其是自己的情绪,才会做出这样的抉择。某种程度上,动辄数万元的投入并非真正为了教育,而是为了缓解糟糕的攀比氛围中的内心焦虑。在这场游戏中,唯一真正的赢家,只有出国游学的主办方吧!

点击显示

上一篇:教育时评:中小学补课不能拱手交给小饭桌

下一篇:中国少年国手夺国际奥数金牌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家长比拼暑假游:昂贵却无奈的自我安慰”其他教案

热门小学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