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呼吁:不要将家长的梦压在孩子身上_小学资讯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小学资讯 > 小学校长呼吁:不要将家长的梦压在孩子身上

小学校长呼吁:不要将家长的梦压在孩子身上

近日,在深圳小学百年校庆之际,众多国内小学校长齐聚深圳,在以传统 责任 使命为主题的论坛上,进行了演讲交流。

一堂被称为性别教育课程的公开课近日在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一班举行,儿童性教育问题再次引来人们关注,学校、老师、家长对性教育应该持何种态度?近几年,小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出现问题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谈了多年的减负,小学生的负担真的减下来了么?据报道,广州一名3岁男孩的母亲想让儿子留学新加坡,一时引爆人们对低龄留学的讨论,家长是否有必要在孩子很小时送他们出去?针对这些热点教育话题,记者与多位前来参加论坛的校长进行了交流。

性教育不要蒙孩子,回避反而有害

谈性教育

我们的身体上也有禁区、男生女生的泳衣,遮住的就是我们的隐私部位近日,在上海理工大学附小的这堂性别教育公开课上,发布了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分阶段试行的3本儿童性教育试验教材《男孩女孩》,现场教学令家长和媒体感到耳目一新。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到来,青少年接触的信息十分复杂、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影响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兴趣性格。十几年前讳莫如深的性话题,开始逐渐在孩子们的圈子里出现。

北京小学副校长陈崴介绍,青少年青春发育期的时间前置了。有的女生在三四年级就来月经,有的男生在四五年级就开始变声,学生之间交流一些关于性的话题和玩笑也不避讳。他们可能只是觉得好玩,但无形中会对其成长产生影响。

性教育不要蒙孩子,回避反而有害。原深圳南山区后海小学校长袁晓峰认为,性的教育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家庭婚姻、两性关系等,在教育孩子时,要把握度,越正视青春期性教育的问题,越能减少麻烦。

目前,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很多老师和家长避而不谈,想谈也常一筹莫展,开设专业青春性教育课程的学校极少。老师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什么东西不懂就排除在外是不对的。袁晓峰介绍,美国小学老师会让学生看男女裸体图片,让孩子们知道男人和女人生理的区别,并告知一些诸如如何保护隐私、避免怀孕等方面的健康知识,而家长也应该告诉热恋中的孩子如何避孕,正视现实,才能杜绝更坏的结果。

青春期教育应该在青春期之前就要做。不然孩子会觉得教育内容、形式滞后,有抵触情绪。陈崴认为,家长比老师更容易进行性教育,家庭是第一阵地。因为家长与孩子是一对一的,时间好调整,跟孩子交往时间长,而学校是一对多,多数时间是采用普遍性的方式进行教育。

课改十年,减负效果不明显

谈减负

自2001年教育部推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已有10年,填鸭式灌输教学逐步被开放式教学取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但在小学校长们的眼里,小学生肩膀上的担子并没有减轻。

北京小学副校长陈崴认为,小学生负担不均衡,在学业上语数英负担重,音体美等课程负担轻。

按我自己和我的学校的情况来看,课改对减负没有明显的改变。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副校长汪春秀说。她认为,这并非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整个体制本身所决定的。因为家长有各种压力和期望,为孩子报课外辅导班的现象普遍,使得学生课余休息时间少。汪春秀在这次深圳小学百年校长论坛举办前后,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们也交流了减负话题,她发现别的地区小孩也有这种现象。

陈崴也认为,减负和素质教育不矛盾。素质教育是系统工程,学校在教学时,更应该有的放矢,抓住重点难点,做到轻松上阵。

现在有一个不正确的认识,以为孩子们学得越多越好,这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压力。陈崴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或者她的身边环境、自身性格爱好不同,不应该跟别人比,而是要跟自己比,从个人一点一滴的增值中成长。

西方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更快乐

谈留学

据媒体报道,广州一名3岁男孩的母亲想让儿子留学新加坡,留学低龄化问题引来各方关注和讨论。小学生出国留学是否已经很普遍,是否有必要在孩子很小时将他们送去留学呢?

以前我执教的小学,1000个孩子中,每年才2至3个出国,而且多是移民。有些孩子是在五六年级选择出国留学。袁晓峰说。在袁晓峰、汪春秀和陈崴看来,小学生出国留学的情况在他们各自的学校并不是很普遍。

对于不普遍的原因,陈崴分析认为一是因为经济压力,因为孩子很小出去的话一般需要家长陪,由此花费的费用会更大,其次则是因为很多现实问题,如家长陪孩子出国后,自己是否能够很顺畅地进行交流,孩子如果很快地融入当地文化,跟家长沟通会不会产生一些问题等。

袁晓峰认为,相对来讲,国外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更加生动活泼地发展。袁晓峰曾去美国一所小学考察,看到在小学就很鼓励孩子进行发明创造,在教室里有一个蚊帐,几个学生在其中捉蝴蝶,挂出很多蝴蝶标本来做实验。

教育应该与国际接轨,让孩子在学习中更加开放、快乐,而不是从小就绑在高考序列和职业教育的链条上,从小就要孩子上什么大学,或者做音乐家、律师什么的。袁晓峰认为,留学低龄化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与素质教育、减负现象相关联。

在袁晓峰看来,东西方教育有区别,东方教育理念中,孩子是100分,然后做减法,说这个做不好、那个还有不足;西方的教育理念则认为孩子是白纸一张,不断加分,取得一点小成就,会表扬,加一分则喜。

让孩子实现家长儿时未圆的梦,这不对,孩子们是独立的生命体,不能让孩子一个人过两辈子。

点击显示

上一篇:幼儿园校车超载发生车祸致死 司机有10年吸毒史

下一篇:小考范文:人生中的石头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校长呼吁:不要将家长的梦压在孩子身上”其他教案

热门小学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