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北京2016小升初政策最全面解读_小学资讯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小学资讯 > 权威!北京2016小升初政策最全面解读

权威!北京2016小升初政策最全面解读

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正式发布。本市户籍与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如何入学?各区特长生的招收比例将有多少?北京市如何继续通过考试内容、招生方式、资源分配三大杠杆促进义务教育就近入学?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

幼升小

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凡年满6周岁(2010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均须按区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免试就近入学。

小升初

完成小学教育的学生,应当进入初中继续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将进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接收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随机派位工作由各区教委统一组织,将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

全市使用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将每一个学生入学途径和方式全程记录,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权限进行查询和监控。各区将公布学校的服务片区。

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

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到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通过审核后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并到居住地所在区教委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

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可申请居住地所在区教委协调解决。各区政府按照北京市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指导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并公布实施细则。各区将建立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联合审核机制。

特长生入学

除市教委批准的可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的学校原则上面向本区招收特长生以外,其他学校将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学生。特长生招生项目和数量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各区向社会公布特长生招生计划并统一组织特长生入学。2016年各区招收特长生比例将降到各区初中招生总人数的5%以内。

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时间安排

4月29日前

完成本市小学毕业生信息核对工作

5月1日起

开通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入学政策宣传门户

5月9日至31日

完成小学和初中入学信息采集工作

5月9日至5月13日

区教委受理回户口所在区和到家庭实际居住地所在区初中入学申请、审核、登记工作

5月14日至5月24日

完成初中特长生招生工作

5月15日前

各区启动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工作

6月10日前

民办学校、寄宿制学校在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中完成跨区招生工作

6月18日至19日

小学审核入学相关材料

7月1日前

区教委将各初中校新生名单审核下发

7月4日起

各中小学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9月1日至15日

建立小学和初中新生学籍档案

01

初一新生

3年后升入优质高中机会超50%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市通过中考招生计划杠杆调控优质高中指标分配向普通初中校倾斜,这将成为今后本市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市教委负责人介绍,本市将加大市、区统筹力度,实现每一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数量比例相当。三年后将确保实现每一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机会基本均等,比例不低于该校当年参加中招人数的50%。

这意味着,三年后本市中考生升入优质高中将实现“校额均等”和“机会均等”。具体而言,北京市将加大市区统筹力度,实现每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数量比例相当,2019年中招将确保每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均等,比例不低于该校当年具有升学资格人数的50%。

2016年小升初,小学毕业生家长可在学区内就近选择一般初中登记,并能提前看到三年后入学优质高中的机会。三年后,一般初中校就近入学的学生中考成绩达到500分以上,参加校内选拔,综合表现优秀者将可获得直接获得优质高中的就读机会。

学生可进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门户(www.bjedu.gov.cn),在信息平台目录栏中点击”一般公办初中进入优质高中机会查询“,使用学生的教育ID号和姓名进行验证登录平台。进入平台后在检索栏中输入一般公办学校名称关键字检索,可以浏览该初中进入优质高中机会的相关信息。

“就近入学学生明确看到三年后入学优质高中的机会,由被动派位变成主动选择,引导学生就近升学。”市教委负责人表示。校内选拔要加大体现学生平时表现的力度,更体现素质和均衡。

据了解,2019年分配到校名额招生按志愿及成绩录取,采用校内选拔方式,学生中考总成绩须高于500分。学生校内选拔成绩由中考文化课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及体育成绩组成,录取成绩由中考卷面分的70%、综合素质评价的30%,以及体育成绩40分组成,总分580分。此项改革举措将给一般初中校充足的办学空间、激发办学活力,促进这些学校建立自己的生态。

随着中招政策的新轮调整,2019年中考,对一般初中校的学生,除了校内选拔以外,还可以参加全区统考;对优质初中校的学生,三年后中考优质高中就读机会同样不减,将通过全区统考获得。“整体上要保证一般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大幅增加,优质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不减。”市教委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本市还将出台系列配套措施,确保就近入学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2019年优质高中统招批次招生继续沿用2015年方案,优质高中范围及其统招规模与2015年保持基本一致,确保存量不变;2015年统招升入优质高中比例超过50%的初中校不再投放优质高中指标分配名额,低于50%的初中校采用定向分配到校的方式补足名额,补充部分的名额将通过计划扩大的增量来解决;三年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等招生计划将以今年初一入学新生数量为基数,平均分配到每一所初中校,确保各校10%左右的学生获得贯通培养录取机会。

为了让远郊区乡村学生和市区学生拥有同等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机会,2016年优质高中招生计划还将进一步向乡村学校倾斜,确保乡村学校今年入学的初一学生,三年后中考530分以上直接进入优质高中就读。

专家分析,优质高中提高招收一般初中毕业生比例、提高名额分配比例,此举将使得更多初中毕业生尤其是一般初中校毕业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这种政策的传导性将直接影响当前面临小升初的“新初一”家长甚至幼升小家长的选择,因为家长不仅会关注就读小学和初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还会关注未来可能就读高中的资源优质程度。

据了解,北京市将继续通过考试内容、招生方式、资源分配3大杠杆,努力建设就近入学的新生态,确保就近入学成为常态。“这3大杠杆成为打破优质高中垄断生源的利剑,使学生上任何一所初中校都可以享受优质机会。”

2016年1+3市级统筹类学校计划

学校

计划

范围

清华附中(将台路校区)

400

城六区

北大附中(惠新东街校区)

400

城六区

首师大附中(首师大二附中校区)

200

城六区

总计

1000

 

学校

计划

备注

范围

北师大实验华夏女中

70

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培养,毕业时经艺术素养测试合格,高考考入由外培计划的市属高校后,可申请转入该校外培计划;只招女生。

城六区

工美附中

60

与清华大学美院联合培养,毕业时经艺术素养测试合格,高考考入由外培计划的市属高校后,可申请转入该校外培计划。

城六区

徐悲鸿中学

50

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培养,毕业时经艺术素养测试合格,高考考入有双培计划的市属高校后,可申请转入该校双培计划。

城六区

总计

180

   

2016年1+3区级普通类学校计划

         

学校

计划

范围

 

1

西城

北京市鲁迅中学

35

本区

2

月坛中学

70

本区

 

3

朝阳

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

50

本区

4

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

30

本区

 

5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

25

本区

 

6

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25

本区

 

7

海淀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

90

本区

8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东校区)

70

本区

 

9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60

本区

 

10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翠微学校

80

本区

 

11

海淀实验学校

80

本区

 

12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

60

本区

 

13

丰台

北京市大成学校

25

本区

14

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

25

本区

 

15

石景山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石景山学校

30

本区

16

北京市古城中学

20

本区

 

总计

 

775

   

2016年1+3培养实验工作时间安排

4月

公布计划

6月13日至15日

学生报名市级统筹类学校

6月20日至24日

初中校推荐

7月10日

市级统筹类学校面试

7月11日

市级统筹类学校公布学生名单

7月14日

学生报名区级普通类学校

7月17日

区级普通类学校面试

7月18日

区级普通类学校公布学生名单

对于今年正在就读初二的学生来说,今年新推的“1+3”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将是一大利好。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从2016年起,城六区一般初中校就近入学的学生,将会在初二学年结束后,得到优质高中校为他们准备的定量名额分配学位数,连续完成初三至高中共四年的学校。这项改革面向城六区所有一般初中内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在同一学校具有连续两年学籍的初二学生,被称为“1+3”人才培养改革试验。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1+3”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校分为两类,一是市级统筹类学校,面向城六区一般公办初中校,每区计划分配到校,校额基本均等;二是城六区部分区级的、具有一定办学特色和良好办学基础的普通完中,面向本区学校分配名额。

当然,参与“1+3”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的初二学生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一是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在同一学校具有连续两年学籍;二是当年入学时符合北京市教委规定的就近入学原则。6月中旬,学生可在所在初中报名市级统筹类学校,市级统筹类学校按1:3比例推荐并公示。获得推荐资格的学生需要参加试点学校的双向选择。区级普通类学校的相关工作将在7月中下旬举行。

值得注意的是,“1+3”培养模式绝非基础教育学制变化和考试招生改革政策,只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试验项目,旨在进一步打通学段壁垒,形成多种形式的一贯制培养试点,从而进一步深化促进“资源优质”与“机会优质”组合分配,使学生获得更实在的“优质均衡”和“机会公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03

初三学生:

今年一般初中校超三成毕业生能上优质高中

本市普通初中校的毕业生将有更多机会就读优质高中。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今后本市将逐步提高优质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比例;今年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和市级统筹计划将继续实行分配到初中校,名额分配比例将提高到50%左右。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名额分配”新增的10%招生比例主要用于一般初中毕业生,从而今年本市一般初中毕业生确保有30%以上将获得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值得关注的是,和之前按两个序列排队录取不同,今年“名额分配”增量部分将直接分配到各初中校,填报该部分“名额分配”志愿的考生将在各所在校按分排队,但最低录取分数不得少于500分。

按照相关政策要求,普通高中招生要统筹安排,适度规模。公办普高每班不超过45人。各区要加强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的统筹规模和布局结构调整,逐步提高示范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比例,从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程度,进一步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16成都民办校小升初外地生源报名安排

下一篇:2016年第2届“高新地产杯” 小学校园足球邀请赛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权威!北京2016小升初政策最全面解读”其他教案

热门小学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