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长沙市教育局十件实事 新改扩建10所中小学
记者27日从长沙市教育局获悉,今年,市教育局计划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所、城区中小学校10所;提质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15所,新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3000套,推行全面建成省教育强区县(市)、加快直属学校重点工程建设等十项实事,并明确了相应的责任单位、领导及处室。
一、全面建成省教育强区县(市)。
9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教育强县区验收评估;9个县(市)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校际差异系数全部达到国家监测标准;9个县(市)区县域范围内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及政府教育工作达到省级督导评估标准。
二、加快直属学校重点工程建设。
续建职教基地后勤区,完成工程建设;续建长沙职院新校区,年底前特教大楼建设完成,其它校舍完成主体工程;完成续建长沙教育学院培训综合楼和提质改造学院师生食堂及校园;新建周南中学综合馆、田径场看台及附属设施,完成工程80%;完成雅礼实验中学左家塘校区提质改造;续建长沙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及素质教育基地,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和主体工程的50%;完成续建市11中学综合楼、改造学生宿舍及整治周边环境;完成市20中提质改造。
三、改善城乡办学条件。
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所、城区中小学校10所;提质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15所,新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3000套;岳麓区试点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
四、深化招生制度改革。
调整完善中招中考政策,中考英语口语实行人机对话考试,体育中考增加运动与健康维度。
五、探索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完善初、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测评模型,开发发展性评价测评软件;芙蓉区、长沙县试点运用长沙市普通中小学发展性评价测评工具开展试测;组织对2015届初中毕业生开展第一轮综合评价。
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建立产学研校企合作联盟信息平台;对接当地产业建设特色专业群及实习实训基地各3个。
七、继续实施教育英才工程。
重点培育中小学骨干教师、名师和名师团队,推选30名湖南省特级教师;新遴选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市县两级名师工作室达90个;与湖南大学合作的骨干教师学历提升进修班新招收100人,通过教育硕士录取考试100人;加大干部、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注重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干部、教师倾斜,市本级组织骨干教师异地高端培训300人,全年培训教师达到全市教师总数的20%;发挥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特级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全年名师大讲堂开讲3次,开展名师送教下县(区)活动4次;干部任职和教师任教交流比例分别达5%。
八、弱势群体入学保障。
加大民办普惠幼儿园建设力度,确保公办与民办普惠幼儿园比例达60%;确保符合政策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平等入学;贯彻《长沙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确保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8%;完善城乡学生入学保障体系,确保长沙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
九、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进“三通工程”建设,100%的规模以上学校实现网络宽带“校校通”,农村规模以上中小学(包括乡镇中学与中心小学)“班班通”达到87%(按班级数统计),60%的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40%的专任教师参加网上晒课,报送300堂参加省级和部级优课评选;实施“中小学网络联校建设工程”,建立10所农村教学点网络联校授课点、15所中小学网络联校,改善农村教学点师资缺乏、资源不足等问题。
十、规范办学行为。
开展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清理,探索民办教育机构规范办学联合执法机制;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