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那把蓝把钳子_课外阅读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课外阅读 >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那把蓝把钳子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那把蓝把钳子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那把蓝把钳子

①二十三年前的春天,我坐在故乡闵家镇的小学教室里读小学三年级。那天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也是最痛苦的,因为我的好朋友,前桌女生文艺委员宋晓莺再也没来上学。

②上午的第一节课是我的班主任周老师的语文课。周老师拿着语文教案和一把蓝把钳子走进了教室。她没有忙着讲课,而是举起那把蓝把的钳子。钳子很破旧,一个握柄的绝缘胶还断掉了半截,像一个人剪掉了半截裤腿,露出了光秃秃的腿。

③同学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在大街上拾到了这把蓝把钳子,是不是哪位同学家长不小心丢的,如果是谁家的,你就把它拿回去。

④坐在我前座的同学宋晓莺迅速地站了起来。

⑤周老师,这把钳子是我家的。

⑥周老师愣了一下,很惶恐地看着宋晓莺。转而又说:你别认错了,好好仔细瞧瞧,这可是把破钳子。

⑦没错,是我家的,钳子的握柄胶皮坏了半截,是我爸爸修车时弄坏的,我用过这把钳子,它当然是我家的了。

⑧宋晓莺从周老师的手里取回那把蓝把而且破旧的钳子。

⑨周老师没有讲课,而是神色匆匆地离开了教室。

⑩同学们乱哄哄地前后桌议论着,有的说我们家的钳子是红把的,有的说我们家的钳子是新买的,也有的说宋晓莺家的钳子太破了,应该从窗户口扔出去。

周老师回来后,开始教她的语文课,她手中的粉笔几次掉在地上。

我透过教室的玻璃窗,瞅见穿中山装的校长正在往校门口送几位穿警服的警察。

第二天,宋晓莺没来上课,第三天、第四天也没有来,我非常想听她站在讲台上唱《让我们荡起双桨》那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有的同学说她转学了,也有的同学说她退学了

县上的公审大会是在镇上供销社门前开的,警察端着木头把的**,把犯人们从大卡车上押了下来。供销社的大门在前些天的一个风雪夜被一伙盗贼撬开了,丢了很多成包的棉花和成捆的布匹。

被游街示众的犯人都是那个风雪夜盗窃供销社棉花和布匹的贼,他们一字排开,总共十二人,他们的脖子上都挂了一个沉甸甸的大木头牌子。宋晓莺的父亲低着头站在犯人们的中央,他胸前挂的牌子上有两行字,上行写着:盗窃供销社主犯,下行写着名字:宋明贵。

犯人的前面摆放着一大堆棉花和布匹,周老师说那叫赃物。在赃物的旁边摆放着盗窃用的作案工具,撬棍、螺丝刀,还有那把宋晓莺家的蓝把钳子。

1.第①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内容来看,为什么说那天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也是最痛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中周老师的愣和惶恐,体现周老师当时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粉笔几次掉在地上属____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

5.第⑩自然段对校长和警察的记述有何暗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通过学生查到了盗贼,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了钳子,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设置悬念、引起下文。

2.因为一把钳子使宋晓莺从此失去学业,也因为一把钳子,他把亲生父亲送上法庭,成为罪犯。

3.没想到此事发生在宋晓莺身上,不希望事情的发生,不愿相信这个可怕的事实。

4.细节体现老师内心的惶恐,暗示将要有事情发生。

5.警察通过字样来查找盗贼。

6.言之成理即可。如: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等。

7.照应文题,点明中心,进一步解悬。(意对即可)

点击显示

上一篇: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监考的教师

下一篇: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父爱,在我的名字里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那把蓝把钳子”其他教案

热门课外阅读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