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代人作文章称为「捉刀」_课外阅读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课外阅读 > 国学常识:代人作文章称为「捉刀」

国学常识:代人作文章称为「捉刀」

为什么古人称代人作文章为「捉刀」?

在古书典籍中有时我们会看到,文笔极佳的人代人写文章,就被称为代人「捉刀」。

如清朝徐述夔《八洞天.补南陔》:「弱笔岂堪捉刀,还须先生自作。」另清朝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于归後,为其婿捉刀。作试帖诗甚工。女子能诗者多,能为试帖者颇少。」但是,为甚么古人把替别人作文章称为「捉刀」呢?

「捉刀」一词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原来,这个典故发生于三国时代。

当时魏国在曹操率领之下,统一北方,声威远播,因而一些少数族群接连来归附。有一天,匈奴特派使者来谒见曹操。曹操自认为形貌矮短,身材不够雄壮高大,将无法让远来的匈奴使者信服。于是,曹操便命崔琰代替自己来接见匈奴使者。崔琰长的声姿高畅、眉目疏朗,再加上须长四尺,正中端坐,接受来使参拜,显的很有威望。曹操则手握钢刀扮成侍卫,站立在崔琰的榻床旁。

匈奴使者拜见后离去,曹操立即遣人向使者探询说︰「你觉的魏王如何?」使者回答说︰「魏王仪表出众,不过,那个榻旁捉刀人的气度非凡,我看才是个真英雄啊!」

「捉刀」原是执刀护卫之意,此后才被人们引申为替别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

更多全面国学经典,尽在查字典小学网

点击显示

上一篇:环保部:近三成儿童受室内空气污染威胁

下一篇:国学教育:怀感恩之心是做人根本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国学常识:代人作文章称为「捉刀」”其他教案

热门课外阅读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