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重九节_课外阅读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课外阅读 > 什么是重九节

什么是重九节

重九节的传统及由来

传统

【词目】重九

【拼音】chóng jiǔ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9th day of the 9th lunar month)]阴历九月九日,因含两九故称重九,俗称 重阳。明 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客岁重九,余既为袁公伯应(袁可立子)制仪小引,以专门名家相勗矣。”描述岁岁重阳是一个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阻挡,同时又表达了尊老爱老的中华美德。

由来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重阳节风俗及重九的来历

风俗

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重九的来历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更全面的传统节日精彩内容,尽在查字典小学网

点击显示

上一篇:什么是晒秋节

下一篇:重阳节是法定假日吗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什么是重九节”其他教案

热门课外阅读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