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大全:退避三舍的故事_课外阅读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课外阅读 > 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大全:退避三舍的故事

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大全:退避三舍的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一直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点,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为大家整理《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大全:退避三舍的故事》,在乐趣中学习,在快乐中增长知识!

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大全:退避三舍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点击显示

上一篇: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大全:车水马龙的故事

下一篇: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大全:开门揖盗的故事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大全:退避三舍的故事”其他教案

热门课外阅读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