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故事:二缶钟惑_课外阅读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课外阅读 > 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故事:二缶钟惑

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故事:二缶钟惑

平时的学习很枯燥,不妨找点趣味知识来补充一下大脑!下面为大家整理《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故事:二缶钟惑》,在乐趣中学习,在快乐中增长知识!

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故事:二缶钟惑

【解释】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拼音】èr fǒu zhōng huò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在《庄子》中讲述二缶钟惑的道理:有三人同做一事,一人迷惑则事可成;有两人迷惑,事则不成。现在天下人都迷惑了,高雅的思想进入不了人们的意识,而对低级庸俗的东西感兴趣,就像对缶钟的容量搞不清一样。

【典故】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

【用法】作宾语、补语;指人分不清是非

【近义词】二缶锺惑

【成语示列】己既自迷,又使他人沦陷,陷入迷惘,岂直二缶钟惑而已乎?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点击显示

上一篇: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故事:飞将数奇

下一篇: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故事:覆鹿寻蕉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趣味学习之成语故事:二缶钟惑”其他教案

热门课外阅读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