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备的地震知识: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_安全教育 - 查字典小学网
小学网 > 小学教育 > 安全教育 > 小学生必备的地震知识: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必备的地震知识: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

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是家长和学校共同关心的事情。查字典小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小学生必备的地震知识,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大家。

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

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小地震,大地震相对较少,其中6级以上强震每年发生10~200次;7级以上大震平均每年18次,达到8级或8级以上的巨大地震每年平均1~2次。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30次5级以上地震,6次6级以上强震,1次7级以上大震。我国不仅地震频次高,而且地震强度极大。根据统计,20世纪全球发生的大于等于8.5级以上的特别巨大地震一共有3次,即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8.6级、1950年中国西藏察隅8.6级和1960年智利8.5级地震,我国占了两次。可见中国的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多,而且最大。加之我国地震分布广泛(除浙江和贵州两省之外,其余各省均有6级以上强震发生),震源很浅(一般只有10~20km),因而构成了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征。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必备的地震知识,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16年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地震灾害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小学生防震减灾基础知识:震后自救与互救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生必备的地震知识: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其他教案

热门安全教育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